成吉思汗陵坐落在內蒙古鄂爾多斯草原中部的伊金霍洛旗甘德利草原上,距包頭市185公里。這裏牧草騰碧浪, 羊群卷雪花。藍天綠草之間,三座蒙古包式的大殿肅然佇立,明黃的牆壁、朱紅的門窗、輝煌奪目的金黃琉璃寶頂,使這座帝陵顯得格外莊嚴。陵園占地面積5萬多 平方米,主體建築由三座蒙古包式的大殿和與之相連的廊房組成。陵園分作正殿、寢宮、東殿、西殿、東廊、西廊六個部分。整個陵園的造型,猶如展翅欲飛的雄 鷹,極富濃厚的蒙古民族獨特的藝術風格。
成吉思汗即元太祖鐵木真,他曾經是一位叱吒風雲、顯赫一世的蒙古族英雄,他的業績對於我國各民族的融合和現今版圖的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陵園的正殿爲成吉思汗紀念堂,正中有5米高的成吉思汗塑像。他戎裝端坐,雙眼遠望,神態威嚴。塑像背後的弧形背景是四大汗國疆圖,象徵著700多年前成 吉思汗統率中亞和歐洲的顯赫戰績。堂後的寢宮安放著四個蒙古包式的大靈包,上面覆蓋著巨大的橘黃色緞子,這就是成吉思汗和他的三位夫人的靈柩,兩旁還安放 著成吉思汗兩個胞弟的靈柩。靈柩前陳列著3個巨大的蘇勒定,相傳這蘇勒定就是成吉思汗出征時用的大旗上端的鐵矛頭。此外還陳列著他生前使用過的三個馬鞍及 其他紀念品。
在正殿的東西兩廊有大型壁畫。西廊的壁畫主要描繪成吉思汗出生、遇難、西征、東征、統一蒙古各部等重大事件,其中有成吉思汗登基 的場面。壁畫還表現了自從成吉思汗當上蒙古地區的皇帝後,部落之間的隔閡打破了,經濟聯繫加強了,牧民的生活安定了。成吉思汗在征服蒙古各部落的過程中, 爲了不斷加強自己的力量,建立了軍事、政治、護衛、宮務管理等制度,並制定了法律條例。他還命畏兀兒人塔塔統阿用畏兀兒字母拼寫蒙古語言,從此,蒙古有了 自己的通行文字。這些措施,促進了蒙古經濟、文化的興旺發達。蒙古統一河迅速強大後,成吉思汗河他的後代,從西元1205年起,先後滅掉了西夏和金朝,然 後又征服了中亞、西亞和亞洲西部的許多國家,一直打到歐洲的多瑙河畔。
正殿東廊的壁畫再現了當時冶鐵、桑織、農業、航海、貿易、天文等業的情況,以及元朝與邊疆各少數民族間的睦鄰友好關係。壁畫還表現了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統一中國,定都北京,於西元1271年正式改國號爲元,並追封成吉思汗爲元太祖的盛況。
這裏最熱鬧、最隆重的日子,是每年農曆三月十七,據說這一天是成吉思汗顯示軍事才華、建立不朽戰功的日子。這一天要舉行隆重的祭奠蘇勒定大會。
2008年7月23日 星期三
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蒙古語:;Činggis Qaγan;Чингис Хаан,1162年—1227年8月25日),即元太祖,又稱成吉思可汗,蒙古族,蒙古帝國奠基者、世界史上傑出的軍事統帥。名鐵木真,姓孛兒只斤,乞 顏(奇渥溫)氏族。而按照蒙古起名傳統,元太祖全名應為奇渥溫·孛兒只斤·鐵木真。1271年元朝建立後,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廟號為元太祖,諡號法天啟運 聖武皇帝。在他眾子中,最為著名的四位分別是朮赤、察合臺、窩闊臺和拖雷。成吉思汗分封了朮赤和察合臺為國主,欽定窩闊臺為繼承人。成吉思汗死後,拖雷自動退出繼承人的選拔、擁護自己的三哥。征服金朝後,拖雷去世。
生平
成吉思汗的父親為其乞顏部的酋長也速該。他的名字鐵木真之由來乃是因為在他出生時,乞顏部正好俘虜到一位屬於敵對部族,名為鐵木真·兀格的勇士,根據當時蒙古人的信仰,在抓到敵對部落勇士時若正好有嬰兒出生,該勇士的勇氣會轉移到該嬰兒的身上,成吉思汗鐵木真之名遂因此而來。傳說成吉思汗在出生時,手中拿着一血塊。鐵木真小的時候,他和扎木合結拜為兄弟。後來他父親遭塔塔爾族的人殺害(懷疑被毒死)。成年後,鐵木真之妻被搶,而他也落荒而逃至扎木合處借兵報仇。自此兩人的部落共同生活。而鐵木真提拔非貴族年輕人為將領的行為引發扎木合不滿,最終導致決裂,扎木合還伏擊偷襲鐵木真的部隊。
在鐵木真努力之下,他的部族再次強盛起來。塔塔兒部首領蔑兀真笑里徒反抗金朝,金朝大將軍完顏襄約克烈部王罕和鐵木真聯合出兵進攻塔塔兒,塔塔兒部大敗,蔑兀真笑里徒被殺。鐵木真遂被金朝封為「札兀忽里」,即部落官。1201年,鐵木真聯合王罕,擊敗札木合部。並於次年全殲殘餘的塔塔爾人。在1202年,王罕騙鐵木真赴婚宴不成,聯合札木合夾擊鐵木真。這是鐵木真經歷的最為慘烈的一仗。他一直逃到貝爾湖以東才避過一劫。並在當年秋天突襲王罕駐地,三天之後完全消滅了克烈部。王罕逃到鄂爾渾河畔之後被乃蠻人殺死。而其子桑昆則逃到庫車,被當地人殺死。在1206年,扎木合被叛變的將領送到鐵木真之手,扎木合請死,鐵木真殺了他。爾後,鐵木真統一蒙古草原的眾部族。在斡難河(今鄂嫩河)源頭召開大會,並得到了「成吉思汗」(蒙古語意為海洋的大汗)的封號,這是蒙古帝國的開始。成吉思汗遂頒布了《成吉思汗法典》,是世界上第一套應用範圍最廣泛的成文法典,建立了一套以民主為基礎的共和政體制度。此後,蒙古人開始擴張版圖,三次入侵西夏,逼使西夏向蒙古求和,然後進攻金國,在1211年的野狐嶺會戰大破四十萬金軍,1214年金遷都汴京,蒙古軍在次年攻陷中都,金國在黃河以北之地陸續失守。正當金國危在旦夕時,中亞的花剌子模與蒙古結怨,成吉思汗急於報仇,在1219年親率蒙古主力西征,金得以苟安一時。成吉思汗在西征時,先後消滅了西遼、花剌子模及許多國家,又派速不臺率領蒙古軍向欽察草原擴張。
成吉思汗回師後,再攻西夏。1227年7月,在蒙古軍圍困西夏首都時,成吉思汗病逝於賀蘭山,終年65歲,死後葬在不爾罕山(今肯特山)接近斡難河源頭(Onon River)的地方,其死因至今眾說紛紜,而其真正的陵寢至今尚未被確認其位置。
在內蒙古自治區西部的鄂爾多斯高原上,有一座巍巍然屹立着的蒙古包式建築宮殿,就是成吉思汗的陵墓。一座衣冠冢,它經過多次遷移,直到1954年才由湟中縣的塔爾寺遷回故地伊金霍洛旗,北距包頭市185公里. 每年的農曆三月廿一、五月十五、八月十二和十月初三,為一年的四次大祭。
麾下大將
四狗:哲別、速不臺、者勒蔑、忽必來
四駿:木華黎、赤老溫、博爾忽、博爾朮
博爾濟、耶律楚材
二勇將:朮忽台,乎朮勒答兒
家庭
妻妾
成吉思汗一共有后妃40多人,分居在四個斡兒尕(原意為氈帳,後來指宮室)中,以其正妻孛兒帖地位最高。
* 第一斡兒尕:
o 孛兒帖皇后
o 忽魯倫皇后
o 闊里桀擔皇后
o 脫忽思皇后
o 帖木倫皇后
o 亦憐真八剌皇后
o 不顏忽禿皇后
o 忽勝海妃子
* 第二斡兒尕:
o 忽蘭皇后
o 古兒別速皇后
o 亦乞列真皇后
o 脫忽思皇后(與第一斡兒尕第四人同名)
o 也真妃子
o 也里忽禿妃子
o 察真妃子
o 哈剌真妃子
* 第三斡兒尕:
o 也遂皇后
o 也速干皇后
o 忽魯哈剌皇后
o 阿失侖皇后
o 禿兒哈剌皇后
o 察合皇后(西夏公主,李安全之女)
o 阿昔迷失皇后
o 完者忽都皇后
* 第四斡兒尕:
o 公主皇后(金岐國公主,衛紹王四女)
o 合答安皇后
o 斡者忽思皇后
o 燕里皇后
o 有禿該妃子
o 完者妃子
o 金蓮妃子
o 完者台妃子
o 奴倫妃子
o 卯真妃子
* 其他:
o 亦巴合別乞(克烈氏,札合敢不長女)
o 八不別乞妃子
子女
據《元史》宗室世系表記載,成吉思汗有六個兒子,按出生順序為
* 朮赤,孛兒帖所生,
* 察合臺,孛兒帖所生,
* 窩闊臺,孛兒帖所生,
* 拖雷,孛兒帖所生,
* 兀魯赤,無後嗣,
* 闊列堅,忽蘭所生。他雖然是庶子卻很受父親寵愛。後來他隨拔都征俄羅斯的時候因箭傷而死。
有史載的成吉思汗女兒:
* 昌國大長公主,名火臣別吉(豁真別乞),孛兒帖所生,嫁給昌忠武王孛禿。
* 延安公主,名扯扯亦堅,孛兒帖所生。
* 趙國大長公主,名阿剌海別吉,孛兒帖所生,嫁給趙武毅王孛要合,無子。成吉思汗1206-1211年西征期間以及逝世以後,她以監國公主的身份代理朝政。《元史》列傳第五稱載她「明睿有智略,車駕征伐四出,嘗使留守,軍國大政,諮稟而後行,師出無內顧之憂,公主之力居多。」
* 鄆國公主,名禿滿倫,孛兒帖所生,
* 阿兒答魯黑,孛兒帖所生。
* 高昌公主,名也立可敦,嫁給亦都護巴而述阿兒忒的斤。
相關史料
* 《聖武親征錄》:「聖武」是成吉思汗的諡號「法天啟運聖武皇帝」的簡稱。該書記載了他一生征戰的事。
* 《史集》:波斯史學家撰寫。
* 《蒙古秘史》
* 《元史·太祖本紀》
* 《蒙韃備錄》
評價
明朝官修正史《元史》宋溓等的評價是:「帝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故能滅國四十,遂平西夏。其奇勛偉跡甚眾,惜乎當時史官不備,或多失於紀載云。」
由於外蒙古過去是清朝的一部分,後來外蒙古獨立為今天的蒙古國。因此,關於成吉思汗是不是中國人,目前存有不同的觀點。
有一種觀點認為成吉思汗(元太祖)是中國人,通常對其給予正面評價。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要建立人毛澤東在其詩詞《沁園春•雪》中評點中國歷代有為君王稱其為「一代天驕」,這一稱譽在民間亦廣為流傳。這種說法認為蒙古諸部落在其形成初期即臣屬於統治中原的金朝,而金朝自入主中原後排斥南宋並以傳統中原正朔自居。而成吉思汗及其後裔征服南宋建立的元朝是中國歷史的朝代之一。即使在今天,中國境內的蒙古族占全世界蒙古族人數約67%。值得注意的是,成吉思汗之前的蒙古人是分散的部落,無所謂的蒙古族這種提法的。只有在他建立蒙古帝國後,蒙古族才真正形成。
而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成吉思汗其實是以中國的侵略者的面目出現,對中原文化有很大的破壞。此一觀點認為宋朝時的蒙古是中國以外的一個國家,而由成吉思汗及其後代開創並滅終宋的元是中國亡國、中國人被奴役的一段歷史,因為當時的漢化的女真人、南宋的漢人的政治地位最低,被定義為社會的最底層。支持這種觀點的人同時認為不能用現在的蒙古族是中華民族之一來論證當時的蒙古人是中國人,否則是一種本末倒置的說法。被蒙古人統治過的尚有今日之俄羅斯、中亞諸國、印度等地區,今天這些國家並未將蒙古征服者視同本國歷史上的英雄。
也有許多人認為,蒙古從忽必烈(即元世祖)建都北京開始自認中原正統。施行漢法並建立元朝,自稱大元皇帝,因而忽必烈及以後的元朝皇帝依歷史規則可以被看作是中國人,而元世祖即位稱帝後又學習漢人,追尊成吉思汗廟號為元太祖。
再有一種觀點認為,當時中國北方的遊牧部落人在13世紀,由成吉思汗及其後代,創建了世界最大版圖的國家-蒙古帝國。這個國家向西佔領到中亞、西亞、甚至東歐,向東也佔領了原來屬於金朝的華北地區。1260年蒙古帝國分裂後,其中由忽必烈管轄的部分,將政治中心遷入中原,隨後佔領了原屬南宋的華南,最後建立了元朝。與此同時,原來蒙古帝國位於西亞、中亞及歐洲一帶的部分開始獨立成為四大汗國,與元朝走向了不同的發展路程,直至衰亡。蒙古人所建立的龐大帝國,並沒有維持很長的時間,就走向了分裂。1368年元朝被明朝推翻。到了清朝前葉,漠南、漠北、漠西蒙古各部17世紀方分別加入清朝版圖。至民國時期,外蒙古獨立才成為蒙古人民共和國(今蒙古國),這樣形成了獨立的、以蒙古人為主體的國家。而內蒙古則一直在中國領土之內(抗日戰爭期間內蒙古的德王曾由日本人扶植的傀儡蒙疆自治政府除外,不過其獨立性未獲國際及中華民國承認),其中的居民也變成了中國的蒙古族。
生平
成吉思汗的父親為其乞顏部的酋長也速該。他的名字鐵木真之由來乃是因為在他出生時,乞顏部正好俘虜到一位屬於敵對部族,名為鐵木真·兀格的勇士,根據當時蒙古人的信仰,在抓到敵對部落勇士時若正好有嬰兒出生,該勇士的勇氣會轉移到該嬰兒的身上,成吉思汗鐵木真之名遂因此而來。傳說成吉思汗在出生時,手中拿着一血塊。鐵木真小的時候,他和扎木合結拜為兄弟。後來他父親遭塔塔爾族的人殺害(懷疑被毒死)。成年後,鐵木真之妻被搶,而他也落荒而逃至扎木合處借兵報仇。自此兩人的部落共同生活。而鐵木真提拔非貴族年輕人為將領的行為引發扎木合不滿,最終導致決裂,扎木合還伏擊偷襲鐵木真的部隊。
在鐵木真努力之下,他的部族再次強盛起來。塔塔兒部首領蔑兀真笑里徒反抗金朝,金朝大將軍完顏襄約克烈部王罕和鐵木真聯合出兵進攻塔塔兒,塔塔兒部大敗,蔑兀真笑里徒被殺。鐵木真遂被金朝封為「札兀忽里」,即部落官。1201年,鐵木真聯合王罕,擊敗札木合部。並於次年全殲殘餘的塔塔爾人。在1202年,王罕騙鐵木真赴婚宴不成,聯合札木合夾擊鐵木真。這是鐵木真經歷的最為慘烈的一仗。他一直逃到貝爾湖以東才避過一劫。並在當年秋天突襲王罕駐地,三天之後完全消滅了克烈部。王罕逃到鄂爾渾河畔之後被乃蠻人殺死。而其子桑昆則逃到庫車,被當地人殺死。在1206年,扎木合被叛變的將領送到鐵木真之手,扎木合請死,鐵木真殺了他。爾後,鐵木真統一蒙古草原的眾部族。在斡難河(今鄂嫩河)源頭召開大會,並得到了「成吉思汗」(蒙古語意為海洋的大汗)的封號,這是蒙古帝國的開始。成吉思汗遂頒布了《成吉思汗法典》,是世界上第一套應用範圍最廣泛的成文法典,建立了一套以民主為基礎的共和政體制度。此後,蒙古人開始擴張版圖,三次入侵西夏,逼使西夏向蒙古求和,然後進攻金國,在1211年的野狐嶺會戰大破四十萬金軍,1214年金遷都汴京,蒙古軍在次年攻陷中都,金國在黃河以北之地陸續失守。正當金國危在旦夕時,中亞的花剌子模與蒙古結怨,成吉思汗急於報仇,在1219年親率蒙古主力西征,金得以苟安一時。成吉思汗在西征時,先後消滅了西遼、花剌子模及許多國家,又派速不臺率領蒙古軍向欽察草原擴張。
成吉思汗回師後,再攻西夏。1227年7月,在蒙古軍圍困西夏首都時,成吉思汗病逝於賀蘭山,終年65歲,死後葬在不爾罕山(今肯特山)接近斡難河源頭(Onon River)的地方,其死因至今眾說紛紜,而其真正的陵寢至今尚未被確認其位置。
在內蒙古自治區西部的鄂爾多斯高原上,有一座巍巍然屹立着的蒙古包式建築宮殿,就是成吉思汗的陵墓。一座衣冠冢,它經過多次遷移,直到1954年才由湟中縣的塔爾寺遷回故地伊金霍洛旗,北距包頭市185公里. 每年的農曆三月廿一、五月十五、八月十二和十月初三,為一年的四次大祭。
麾下大將
四狗:哲別、速不臺、者勒蔑、忽必來
四駿:木華黎、赤老溫、博爾忽、博爾朮
博爾濟、耶律楚材
二勇將:朮忽台,乎朮勒答兒
家庭
妻妾
成吉思汗一共有后妃40多人,分居在四個斡兒尕(原意為氈帳,後來指宮室)中,以其正妻孛兒帖地位最高。
* 第一斡兒尕:
o 孛兒帖皇后
o 忽魯倫皇后
o 闊里桀擔皇后
o 脫忽思皇后
o 帖木倫皇后
o 亦憐真八剌皇后
o 不顏忽禿皇后
o 忽勝海妃子
* 第二斡兒尕:
o 忽蘭皇后
o 古兒別速皇后
o 亦乞列真皇后
o 脫忽思皇后(與第一斡兒尕第四人同名)
o 也真妃子
o 也里忽禿妃子
o 察真妃子
o 哈剌真妃子
* 第三斡兒尕:
o 也遂皇后
o 也速干皇后
o 忽魯哈剌皇后
o 阿失侖皇后
o 禿兒哈剌皇后
o 察合皇后(西夏公主,李安全之女)
o 阿昔迷失皇后
o 完者忽都皇后
* 第四斡兒尕:
o 公主皇后(金岐國公主,衛紹王四女)
o 合答安皇后
o 斡者忽思皇后
o 燕里皇后
o 有禿該妃子
o 完者妃子
o 金蓮妃子
o 完者台妃子
o 奴倫妃子
o 卯真妃子
* 其他:
o 亦巴合別乞(克烈氏,札合敢不長女)
o 八不別乞妃子
子女
據《元史》宗室世系表記載,成吉思汗有六個兒子,按出生順序為
* 朮赤,孛兒帖所生,
* 察合臺,孛兒帖所生,
* 窩闊臺,孛兒帖所生,
* 拖雷,孛兒帖所生,
* 兀魯赤,無後嗣,
* 闊列堅,忽蘭所生。他雖然是庶子卻很受父親寵愛。後來他隨拔都征俄羅斯的時候因箭傷而死。
有史載的成吉思汗女兒:
* 昌國大長公主,名火臣別吉(豁真別乞),孛兒帖所生,嫁給昌忠武王孛禿。
* 延安公主,名扯扯亦堅,孛兒帖所生。
* 趙國大長公主,名阿剌海別吉,孛兒帖所生,嫁給趙武毅王孛要合,無子。成吉思汗1206-1211年西征期間以及逝世以後,她以監國公主的身份代理朝政。《元史》列傳第五稱載她「明睿有智略,車駕征伐四出,嘗使留守,軍國大政,諮稟而後行,師出無內顧之憂,公主之力居多。」
* 鄆國公主,名禿滿倫,孛兒帖所生,
* 阿兒答魯黑,孛兒帖所生。
* 高昌公主,名也立可敦,嫁給亦都護巴而述阿兒忒的斤。
相關史料
* 《聖武親征錄》:「聖武」是成吉思汗的諡號「法天啟運聖武皇帝」的簡稱。該書記載了他一生征戰的事。
* 《史集》:波斯史學家撰寫。
* 《蒙古秘史》
* 《元史·太祖本紀》
* 《蒙韃備錄》
評價
明朝官修正史《元史》宋溓等的評價是:「帝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故能滅國四十,遂平西夏。其奇勛偉跡甚眾,惜乎當時史官不備,或多失於紀載云。」
由於外蒙古過去是清朝的一部分,後來外蒙古獨立為今天的蒙古國。因此,關於成吉思汗是不是中國人,目前存有不同的觀點。
有一種觀點認為成吉思汗(元太祖)是中國人,通常對其給予正面評價。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要建立人毛澤東在其詩詞《沁園春•雪》中評點中國歷代有為君王稱其為「一代天驕」,這一稱譽在民間亦廣為流傳。這種說法認為蒙古諸部落在其形成初期即臣屬於統治中原的金朝,而金朝自入主中原後排斥南宋並以傳統中原正朔自居。而成吉思汗及其後裔征服南宋建立的元朝是中國歷史的朝代之一。即使在今天,中國境內的蒙古族占全世界蒙古族人數約67%。值得注意的是,成吉思汗之前的蒙古人是分散的部落,無所謂的蒙古族這種提法的。只有在他建立蒙古帝國後,蒙古族才真正形成。
而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成吉思汗其實是以中國的侵略者的面目出現,對中原文化有很大的破壞。此一觀點認為宋朝時的蒙古是中國以外的一個國家,而由成吉思汗及其後代開創並滅終宋的元是中國亡國、中國人被奴役的一段歷史,因為當時的漢化的女真人、南宋的漢人的政治地位最低,被定義為社會的最底層。支持這種觀點的人同時認為不能用現在的蒙古族是中華民族之一來論證當時的蒙古人是中國人,否則是一種本末倒置的說法。被蒙古人統治過的尚有今日之俄羅斯、中亞諸國、印度等地區,今天這些國家並未將蒙古征服者視同本國歷史上的英雄。
也有許多人認為,蒙古從忽必烈(即元世祖)建都北京開始自認中原正統。施行漢法並建立元朝,自稱大元皇帝,因而忽必烈及以後的元朝皇帝依歷史規則可以被看作是中國人,而元世祖即位稱帝後又學習漢人,追尊成吉思汗廟號為元太祖。
再有一種觀點認為,當時中國北方的遊牧部落人在13世紀,由成吉思汗及其後代,創建了世界最大版圖的國家-蒙古帝國。這個國家向西佔領到中亞、西亞、甚至東歐,向東也佔領了原來屬於金朝的華北地區。1260年蒙古帝國分裂後,其中由忽必烈管轄的部分,將政治中心遷入中原,隨後佔領了原屬南宋的華南,最後建立了元朝。與此同時,原來蒙古帝國位於西亞、中亞及歐洲一帶的部分開始獨立成為四大汗國,與元朝走向了不同的發展路程,直至衰亡。蒙古人所建立的龐大帝國,並沒有維持很長的時間,就走向了分裂。1368年元朝被明朝推翻。到了清朝前葉,漠南、漠北、漠西蒙古各部17世紀方分別加入清朝版圖。至民國時期,外蒙古獨立才成為蒙古人民共和國(今蒙古國),這樣形成了獨立的、以蒙古人為主體的國家。而內蒙古則一直在中國領土之內(抗日戰爭期間內蒙古的德王曾由日本人扶植的傀儡蒙疆自治政府除外,不過其獨立性未獲國際及中華民國承認),其中的居民也變成了中國的蒙古族。
蒙哥
蒙哥(Möngke,蒙古語:Мөнх хаан,1208年—1259年農曆七月二十七日),蒙古大汗,追封元憲宗。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的長子、窩闊台的養子。
沈默寡言、不好侈靡,喜歡打獵。元太宗七年(1235年),與拔都、貴由西征不里阿耳、欽察、斡羅思等地,屢立戰功。元憲宗元年(1251年),被拔都等擁立即大汗位。窩闊台系諸宗王拒絕承認,後率兵鎮壓之,又以弟忽必烈領漠南漢地軍政事務。蒙哥汗三年(1253年),命弟旭烈兀西征。他在位時,兩位畏兀兒人因為與窩闊台家有牽連被害,一位名為鎮海,一位名為薩倫迪的亦都護,後者因為被指準備在星期五禮拜對別失八里的回回人進行屠殺,後來被送到和林處死。
蒙哥汗八年(1258年),蒙哥、其弟忽必烈和大將兀良合台分三路大舉進攻南宋。他親率主力征四川,次年,在攻打合州時(今重慶合川區)被南宋釣魚城守城武器矢石擊中而重傷(見《馬可波羅游記》和明萬歷 《合州志》),于農曆七月二十七日死於合川東釣魚山上。蒙哥臨終前留下遺言,將來若攻下釣魚城,必屠殺全部軍民百姓。不過,後來釣魚城於1279年投降時,忽必烈赦免了所有軍民。
蒙哥雖然並未親自攻下全中國而斃命,但是影響所及,乃至蒙古第三次西征失敗,都有極大的影響。
沈默寡言、不好侈靡,喜歡打獵。元太宗七年(1235年),與拔都、貴由西征不里阿耳、欽察、斡羅思等地,屢立戰功。元憲宗元年(1251年),被拔都等擁立即大汗位。窩闊台系諸宗王拒絕承認,後率兵鎮壓之,又以弟忽必烈領漠南漢地軍政事務。蒙哥汗三年(1253年),命弟旭烈兀西征。他在位時,兩位畏兀兒人因為與窩闊台家有牽連被害,一位名為鎮海,一位名為薩倫迪的亦都護,後者因為被指準備在星期五禮拜對別失八里的回回人進行屠殺,後來被送到和林處死。
蒙哥汗八年(1258年),蒙哥、其弟忽必烈和大將兀良合台分三路大舉進攻南宋。他親率主力征四川,次年,在攻打合州時(今重慶合川區)被南宋釣魚城守城武器矢石擊中而重傷(見《馬可波羅游記》和明萬歷 《合州志》),于農曆七月二十七日死於合川東釣魚山上。蒙哥臨終前留下遺言,將來若攻下釣魚城,必屠殺全部軍民百姓。不過,後來釣魚城於1279年投降時,忽必烈赦免了所有軍民。
蒙哥雖然並未親自攻下全中國而斃命,但是影響所及,乃至蒙古第三次西征失敗,都有極大的影響。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