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朝代,由蒙古族統治者忽必烈(即元世祖)於1271年所建,國號大元,1279年滅南宋,定都於大都(今北京市)。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並於同年進行的北伐中推翻了元朝。北遷的元政府後退居漠北,與明軍對峙,史稱北元。
爭奪汗位
金朝自13世紀初開始逐漸走向衰落。原臣服於金朝的蒙古勢力開始壯大起來,其領袖鐵木真(即成吉思汗)於1206年統一蒙古高原各部,建立了「大蒙古國」,成為大汗。其後金朝及其屬國西夏在蒙古的屢次打擊下分別於1234年和1227年滅亡。1251年蒙哥即位後,下令攻打南宋。其弟忽必烈則負責總領漠南漢地事務,在此期間任用了大批漢族幕僚和儒士。蒙哥於1259年在進攻四川時去世後,身在中原漢地的忽必烈與留守蒙古本土的阿里不哥開始爭奪汗位。1260年3月,阿里不哥在宗王阿速台等大多數蒙古正統派的支持下於大蒙古國首都哈拉和林通過「忽里勒台」大會即大汗位。與此同時,忽必烈與南宋議和后返回開平(今內蒙古多倫縣),在中原儒臣及部分蒙古宗王的支持下集會自稱大汗。4月,忽必烈設立中書省,總管國家政務。5月,忽必烈頒布《即位詔》,並建元中統。由於忽必烈在中原漢地自行集會稱汗,並且推行漢法,明顯違背了蒙古傳統,引起了阿里不哥和蒙古正統派的強烈不滿。隨即忽必烈與阿里不哥隨即展開了四年的內戰,直到1264年阿里不哥兵敗投降,忽必烈取得了勝利。然而,忽必烈的「行漢法」主張卻造成許多蒙古貴族的不滿,拒絕歸附他,結果導致四大汗國紛紛脫離,忽必烈的政權遂只包括中國與蒙古本土(起初名義上還包括承認忽必烈汗位的伊兒汗國,但在忽必烈去世後也獨立了)。大蒙古國不復存在。
元朝建立
忽必烈勝利後被定為一尊,決定遷都中原的大都,將上都作為陪都。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在劉秉忠規劃下,開始興建大都城(今北京市)。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忽必烈即帝位,並公布《建國號詔》,取《易經》中「大哉乾元」之意,正式公布其政府的國號為「大元」,是中國第一個把「大」字加於正式國號之中的朝代,之前各朝的「大」字均為尊稱。[1]這是蒙古國家由世界帝國轉為中原王朝的分水嶺,蒙古之前對中原的統治是以掠奪性的統治為主,只有到忽必烈時才轉型為以中國為主體的王朝,且在這之前「元」之名尚未出現,故「元朝」的建立應由此算起。
征服南宋
1271年元朝建立后,元世祖忽必烈開始南下伐宋。此時南宋由謝太后垂簾聽政,但是實際軍政大權長期掌握在右丞相賈似道之手。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元軍攻克南宋軍事重鎮襄陽,次年賈似道被流放。忽必烈任命中書丞相史天澤和樞密院使伯顏為元軍統帥,順江而下,兵分兩路向東進攻。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元軍攻陷宋都臨安(今浙江杭州),謝太后帶領5歲的宋恭帝和南宋皇族向元軍統帥伯顏投降。因與朝臣張世傑與陳宜中等意見不合而離開南宋行朝的左丞相文天祥以同都督的身份在江西、福建等地繼續抗擊元軍,但被元軍將領張弘範俘虜。元世祖曾召見文天祥並親自勸降,並答應「原相位復職」,但為文天祥所拒絕。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張弘範率領元軍在崖山海戰消滅了南宋最後的兵力,陸秀夫挾持8歲的小皇帝宋幼主趙昺投海而死,南宋滅亡。元朝遂統一全中國,結束了中國自唐末藩鎮割據以來近400年的分裂局面。
在此前後,元政府曾要求周邊一些國家或地區(如越南、緬甸和日本)臣服,接受與元朝的朝貢關係,但遭到拒絕,故出兵攻打這些國家或地區,其中以入侵日本的戰爭最為著名,通常認為颱風(日本人稱之為「神風」)是造成失敗的最大原因。
元朝中期
大德十一年(1307年),元成宗加封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並對孔子的家族、弟子等加封了種種稱號。
延祐二年(1315年),元仁宗下令恢復科舉制度,將儒家學說中的程朱理學定為考試的主要內容。從此程朱理學成為元朝(以及其後的朝代)的官方思想。
至治三年(1323年),元英宗下令編成並頒布元朝正式法典——《大元通制》,共2539條。
至正三年(1343年),元惠宗下令修撰《遼史》、《金史》、《宋史》三史,至1345年修成。
元朝後期
元朝後期,特別是1340年代中後期至1350年代期間,自然災害頻有發生,黃河地區水患尤其嚴重。與此同時,統治者不斷向人民收取各種賦稅,人民的生活更加艱苦。早在泰定二年(1325年)就發生過河南趙丑廝、郭菩薩領導的武裝起事。元惠宗至正十一年(1351年)發生的劉福通領導的紅巾軍起事,揭開了元朝滅亡的序幕。至正十年(1350年),元政府下令變更鈔法,鑄造「至正通寶」錢,並大量發行新中統元寶交鈔,但導致物價迅速上漲。次年(1351年),因黃河地區嚴重的水患,元惠宗以賈魯治黃河,動用大量民夫,而官吏乘機敲詐勒索,造成不滿。韓山童等人決定在5月率白蓮教教眾發動起事,但事洩,韓山童被捕殺,劉福通於是帶韓山童之子韓林兒殺出重圍,打出紅巾進行起事,其後郭子興等人也紛紛加入。元政府則派出也先帖木兒率兵攻劉福通紅巾軍,由丞相脫脫親自督戰攻徐州,一度取得了很大的勝利。然而由於脫脫被朝中彈劾,功虧一簣。至正十六年(1356年)到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繼承了病逝的郭子興的地位後不斷擴充自己的勢力,統一了江南的半壁江山。與此同時,在北方察罕帖木兒(李察罕)和李思齊等元軍將領則開始對北方紅巾軍展開反攻。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北方紅巾軍在安豐之役中敗給新興並降元的張士誠,劉福通戰死,韓林兒南下投奔朱元璋,隨後被殺。朱元璋在擊敗陳友諒等南方其它紅巾軍將領和元朝南方勢力後,於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開始北伐,在大將徐達、常遇春等的協助下,于1368年八月攻陷元大都,元惠宗北逃,元朝在中原的統治結束。
北遷
主條目:北元
1368年,朱元璋在建康(今南京)稱帝,建立了明朝。元惠宗在明軍的追擊下逃離大都來到上都,隨後又逃到應昌。他繼續使用大元國號,並組織反抗,失敗後於1370年在應昌去世。元昭宗即位後繼續北逃至漠北,並多次與明軍交戰。此時元軍主力為漢人將領王保保率領的軍隊,他與明軍將領徐達在漠北的交戰中互有勝負,朱元璋曾多次寫信詔降,但王保保從不理會,被朱元璋稱為「當世奇男子」。位於雲南的元朝梁王繼續忠效於元政府,直到1381年方被明軍消滅。北遷的元君臣一直沿用「大元」這個國號,史稱北元,直到1402年鬼力赤即位后改國號為「韃靼」(一說1388年天元帝被阿里不哥後裔也速迭爾襲殺后即去國號)。
元朝的統治
元·卢沟筏运图。描绘了元世祖至正三年(1266年)在卢沟桥附近漕运西山石木用于修造大都宫殿的情景。
元·盧溝筏運圖。描繪了元世祖至正三年(1266年)在盧溝橋附近漕運西山石木用於修造大都宮殿的情景。
早在元朝成立前的大蒙古國時期,成吉思汗攻佔中原後有位大臣提出將當地漢人驅趕后把中原變成蒙古人的大牧場。但成吉思汗的謀士契丹人耶律楚材以可以向漢人徵收大量稅收為由強烈反對這個計劃,因而該提案沒有實施。
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在消滅南宋前,統治者忽必烈為了方便管治中土,就已在中土開始行漢法,將中原的大都作為首都,建立了一套以傳統中國中央集權作藍本的政治體制,例如設立了三省六部和司農司等一系列專司機構,使用中原的統治機構來統治人民,並在朝中任用了大批儒臣,包括劉秉忠、姚樞、許衡等。元朝的首都大都就是在劉秉忠等人的規劃下建成的。此外,元朝還建立了儒戶這個戶籍來保護和優待讀書人。後來,又恢復了科舉制度(不過名額很有限),尊崇孔子,並將儒家學說中的程朱理學定為元朝的官方思想。
然而,其「漢法」施行得並不徹底。而且,元朝存在等級歧視制度。一種常見的說法是元朝將國民分為四等,即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學術界迄今並沒有發現元朝有把國民明確劃分為四等的專門法令,但這種劃分卻反映在一系列不平等的政策和規定中[2]。比如元政府曾規定漢人不許結社、集會、集體拜神,禁止漢人私藏兵器(例如數家才可共用一把菜刀),蒙古人被漢人打死需要償命,若蒙古人打死漢人只需「斷罰出征,並全征燒埋銀」[3]。漢人如當兵則不許充宿衛,如當官也往往只能做副貳(雖然實際上存在很多例外情況)。這些法律規範對於漢族人均不平等。由於元朝的覆蓋面積較廣,除中原地區外還包括許多其它地方,不少中亞汗國君主以及蒙古王室成員都不滿忽必烈行漢法的舉動,忽必烈晚年也漸與儒臣疏遠,因此漢法並未成為一套完整的體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