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3日 星期三

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坐落在內蒙古鄂爾多斯草原中部的伊金霍洛旗甘德利草原上,距包頭市185公里。這裏牧草騰碧浪, 羊群卷雪花。藍天綠草之間,三座蒙古包式的大殿肅然佇立,明黃的牆壁、朱紅的門窗、輝煌奪目的金黃琉璃寶頂,使這座帝陵顯得格外莊嚴。陵園占地面積5萬多 平方米,主體建築由三座蒙古包式的大殿和與之相連的廊房組成。陵園分作正殿、寢宮、東殿、西殿、東廊、西廊六個部分。整個陵園的造型,猶如展翅欲飛的雄 鷹,極富濃厚的蒙古民族獨特的藝術風格。
  成吉思汗即元太祖鐵木真,他曾經是一位叱吒風雲、顯赫一世的蒙古族英雄,他的業績對於我國各民族的融合和現今版圖的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陵園的正殿爲成吉思汗紀念堂,正中有5米高的成吉思汗塑像。他戎裝端坐,雙眼遠望,神態威嚴。塑像背後的弧形背景是四大汗國疆圖,象徵著700多年前成 吉思汗統率中亞和歐洲的顯赫戰績。堂後的寢宮安放著四個蒙古包式的大靈包,上面覆蓋著巨大的橘黃色緞子,這就是成吉思汗和他的三位夫人的靈柩,兩旁還安放 著成吉思汗兩個胞弟的靈柩。靈柩前陳列著3個巨大的蘇勒定,相傳這蘇勒定就是成吉思汗出征時用的大旗上端的鐵矛頭。此外還陳列著他生前使用過的三個馬鞍及 其他紀念品。
  在正殿的東西兩廊有大型壁畫。西廊的壁畫主要描繪成吉思汗出生、遇難、西征、東征、統一蒙古各部等重大事件,其中有成吉思汗登基 的場面。壁畫還表現了自從成吉思汗當上蒙古地區的皇帝後,部落之間的隔閡打破了,經濟聯繫加強了,牧民的生活安定了。成吉思汗在征服蒙古各部落的過程中, 爲了不斷加強自己的力量,建立了軍事、政治、護衛、宮務管理等制度,並制定了法律條例。他還命畏兀兒人塔塔統阿用畏兀兒字母拼寫蒙古語言,從此,蒙古有了 自己的通行文字。這些措施,促進了蒙古經濟、文化的興旺發達。蒙古統一河迅速強大後,成吉思汗河他的後代,從西元1205年起,先後滅掉了西夏和金朝,然 後又征服了中亞、西亞和亞洲西部的許多國家,一直打到歐洲的多瑙河畔。
  正殿東廊的壁畫再現了當時冶鐵、桑織、農業、航海、貿易、天文等業的情況,以及元朝與邊疆各少數民族間的睦鄰友好關係。壁畫還表現了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統一中國,定都北京,於西元1271年正式改國號爲元,並追封成吉思汗爲元太祖的盛況。
  這裏最熱鬧、最隆重的日子,是每年農曆三月十七,據說這一天是成吉思汗顯示軍事才華、建立不朽戰功的日子。這一天要舉行隆重的祭奠蘇勒定大會。

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蒙古語:;Činggis Qaγan;Чингис Хаан,1162年—1227年8月25日),即元太祖,又稱成吉思可汗,蒙古族,蒙古帝國奠基者、世界史上傑出的軍事統帥。名鐵木真,姓孛兒只斤,乞 顏(奇渥溫)氏族。而按照蒙古起名傳統,元太祖全名應為奇渥溫·孛兒只斤·鐵木真。1271年元朝建立後,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廟號為元太祖,諡號法天啟運 聖武皇帝。在他眾子中,最為著名的四位分別是朮赤、察合臺、窩闊臺和拖雷。成吉思汗分封了朮赤和察合臺為國主,欽定窩闊臺為繼承人。成吉思汗死後,拖雷自動退出繼承人的選拔、擁護自己的三哥。征服金朝後,拖雷去世。

生平

成吉思汗的父親為其乞顏部的酋長也速該。他的名字鐵木真之由來乃是因為在他出生時,乞顏部正好俘虜到一位屬於敵對部族,名為鐵木真·兀格的勇士,根據當時蒙古人的信仰,在抓到敵對部落勇士時若正好有嬰兒出生,該勇士的勇氣會轉移到該嬰兒的身上,成吉思汗鐵木真之名遂因此而來。傳說成吉思汗在出生時,手中拿着一血塊。鐵木真小的時候,他和扎木合結拜為兄弟。後來他父親遭塔塔爾族的人殺害(懷疑被毒死)。成年後,鐵木真之妻被搶,而他也落荒而逃至扎木合處借兵報仇。自此兩人的部落共同生活。而鐵木真提拔非貴族年輕人為將領的行為引發扎木合不滿,最終導致決裂,扎木合還伏擊偷襲鐵木真的部隊。

在鐵木真努力之下,他的部族再次強盛起來。塔塔兒部首領蔑兀真笑里徒反抗金朝,金朝大將軍完顏襄約克烈部王罕和鐵木真聯合出兵進攻塔塔兒,塔塔兒部大敗,蔑兀真笑里徒被殺。鐵木真遂被金朝封為「札兀忽里」,即部落官。1201年,鐵木真聯合王罕,擊敗札木合部。並於次年全殲殘餘的塔塔爾人。在1202年,王罕騙鐵木真赴婚宴不成,聯合札木合夾擊鐵木真。這是鐵木真經歷的最為慘烈的一仗。他一直逃到貝爾湖以東才避過一劫。並在當年秋天突襲王罕駐地,三天之後完全消滅了克烈部。王罕逃到鄂爾渾河畔之後被乃蠻人殺死。而其子桑昆則逃到庫車,被當地人殺死。在1206年,扎木合被叛變的將領送到鐵木真之手,扎木合請死,鐵木真殺了他。爾後,鐵木真統一蒙古草原的眾部族。在斡難河(今鄂嫩河)源頭召開大會,並得到了「成吉思汗」(蒙古語意為海洋的大汗)的封號,這是蒙古帝國的開始。成吉思汗遂頒布了《成吉思汗法典》,是世界上第一套應用範圍最廣泛的成文法典,建立了一套以民主為基礎的共和政體制度。此後,蒙古人開始擴張版圖,三次入侵西夏,逼使西夏向蒙古求和,然後進攻金國,在1211年的野狐嶺會戰大破四十萬金軍,1214年金遷都汴京,蒙古軍在次年攻陷中都,金國在黃河以北之地陸續失守。正當金國危在旦夕時,中亞的花剌子模與蒙古結怨,成吉思汗急於報仇,在1219年親率蒙古主力西征,金得以苟安一時。成吉思汗在西征時,先後消滅了西遼、花剌子模及許多國家,又派速不臺率領蒙古軍向欽察草原擴張。

成吉思汗回師後,再攻西夏。1227年7月,在蒙古軍圍困西夏首都時,成吉思汗病逝於賀蘭山,終年65歲,死後葬在不爾罕山(今肯特山)接近斡難河源頭(Onon River)的地方,其死因至今眾說紛紜,而其真正的陵寢至今尚未被確認其位置。

在內蒙古自治區西部的鄂爾多斯高原上,有一座巍巍然屹立着的蒙古包式建築宮殿,就是成吉思汗的陵墓。一座衣冠冢,它經過多次遷移,直到1954年才由湟中縣的塔爾寺遷回故地伊金霍洛旗,北距包頭市185公里. 每年的農曆三月廿一、五月十五、八月十二和十月初三,為一年的四次大祭。

麾下大將

四狗:哲別、速不臺、者勒蔑、忽必來

四駿:木華黎、赤老溫、博爾忽、博爾朮

博爾濟、耶律楚材

二勇將:朮忽台,乎朮勒答兒

家庭

妻妾

成吉思汗一共有后妃40多人,分居在四個斡兒尕(原意為氈帳,後來指宮室)中,以其正妻孛兒帖地位最高。

* 第一斡兒尕:
o 孛兒帖皇后
o 忽魯倫皇后
o 闊里桀擔皇后
o 脫忽思皇后
o 帖木倫皇后
o 亦憐真八剌皇后
o 不顏忽禿皇后
o 忽勝海妃子

* 第二斡兒尕:
o 忽蘭皇后
o 古兒別速皇后
o 亦乞列真皇后
o 脫忽思皇后(與第一斡兒尕第四人同名)
o 也真妃子
o 也里忽禿妃子
o 察真妃子
o 哈剌真妃子

* 第三斡兒尕:
o 也遂皇后
o 也速干皇后
o 忽魯哈剌皇后
o 阿失侖皇后
o 禿兒哈剌皇后
o 察合皇后(西夏公主,李安全之女)
o 阿昔迷失皇后
o 完者忽都皇后

* 第四斡兒尕:
o 公主皇后(金岐國公主,衛紹王四女)
o 合答安皇后
o 斡者忽思皇后
o 燕里皇后
o 有禿該妃子
o 完者妃子
o 金蓮妃子
o 完者台妃子
o 奴倫妃子
o 卯真妃子
* 其他:
o 亦巴合別乞(克烈氏,札合敢不長女)
o 八不別乞妃子

子女

據《元史》宗室世系表記載,成吉思汗有六個兒子,按出生順序為

* 朮赤,孛兒帖所生,
* 察合臺,孛兒帖所生,
* 窩闊臺,孛兒帖所生,
* 拖雷,孛兒帖所生,
* 兀魯赤,無後嗣,
* 闊列堅,忽蘭所生。他雖然是庶子卻很受父親寵愛。後來他隨拔都征俄羅斯的時候因箭傷而死。

有史載的成吉思汗女兒:

* 昌國大長公主,名火臣別吉(豁真別乞),孛兒帖所生,嫁給昌忠武王孛禿。
* 延安公主,名扯扯亦堅,孛兒帖所生。
* 趙國大長公主,名阿剌海別吉,孛兒帖所生,嫁給趙武毅王孛要合,無子。成吉思汗1206-1211年西征期間以及逝世以後,她以監國公主的身份代理朝政。《元史》列傳第五稱載她「明睿有智略,車駕征伐四出,嘗使留守,軍國大政,諮稟而後行,師出無內顧之憂,公主之力居多。」
* 鄆國公主,名禿滿倫,孛兒帖所生,
* 阿兒答魯黑,孛兒帖所生。
* 高昌公主,名也立可敦,嫁給亦都護巴而述阿兒忒的斤。

相關史料

* 《聖武親征錄》:「聖武」是成吉思汗的諡號「法天啟運聖武皇帝」的簡稱。該書記載了他一生征戰的事。
* 《史集》:波斯史學家撰寫。
* 《蒙古秘史》
* 《元史·太祖本紀》
* 《蒙韃備錄》

評價

明朝官修正史《元史》宋溓等的評價是:「帝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故能滅國四十,遂平西夏。其奇勛偉跡甚眾,惜乎當時史官不備,或多失於紀載云。」

由於外蒙古過去是清朝的一部分,後來外蒙古獨立為今天的蒙古國。因此,關於成吉思汗是不是中國人,目前存有不同的觀點。

有一種觀點認為成吉思汗(元太祖)是中國人,通常對其給予正面評價。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要建立人毛澤東在其詩詞《沁園春•雪》中評點中國歷代有為君王稱其為「一代天驕」,這一稱譽在民間亦廣為流傳。這種說法認為蒙古諸部落在其形成初期即臣屬於統治中原的金朝,而金朝自入主中原後排斥南宋並以傳統中原正朔自居。而成吉思汗及其後裔征服南宋建立的元朝是中國歷史的朝代之一。即使在今天,中國境內的蒙古族占全世界蒙古族人數約67%。值得注意的是,成吉思汗之前的蒙古人是分散的部落,無所謂的蒙古族這種提法的。只有在他建立蒙古帝國後,蒙古族才真正形成。

而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成吉思汗其實是以中國的侵略者的面目出現,對中原文化有很大的破壞。此一觀點認為宋朝時的蒙古是中國以外的一個國家,而由成吉思汗及其後代開創並滅終宋的元是中國亡國、中國人被奴役的一段歷史,因為當時的漢化的女真人、南宋的漢人的政治地位最低,被定義為社會的最底層。支持這種觀點的人同時認為不能用現在的蒙古族是中華民族之一來論證當時的蒙古人是中國人,否則是一種本末倒置的說法。被蒙古人統治過的尚有今日之俄羅斯、中亞諸國、印度等地區,今天這些國家並未將蒙古征服者視同本國歷史上的英雄。

也有許多人認為,蒙古從忽必烈(即元世祖)建都北京開始自認中原正統。施行漢法並建立元朝,自稱大元皇帝,因而忽必烈及以後的元朝皇帝依歷史規則可以被看作是中國人,而元世祖即位稱帝後又學習漢人,追尊成吉思汗廟號為元太祖。

再有一種觀點認為,當時中國北方的遊牧部落人在13世紀,由成吉思汗及其後代,創建了世界最大版圖的國家-蒙古帝國。這個國家向西佔領到中亞、西亞、甚至東歐,向東也佔領了原來屬於金朝的華北地區。1260年蒙古帝國分裂後,其中由忽必烈管轄的部分,將政治中心遷入中原,隨後佔領了原屬南宋的華南,最後建立了元朝。與此同時,原來蒙古帝國位於西亞、中亞及歐洲一帶的部分開始獨立成為四大汗國,與元朝走向了不同的發展路程,直至衰亡。蒙古人所建立的龐大帝國,並沒有維持很長的時間,就走向了分裂。1368年元朝被明朝推翻。到了清朝前葉,漠南、漠北、漠西蒙古各部17世紀方分別加入清朝版圖。至民國時期,外蒙古獨立才成為蒙古人民共和國(今蒙古國),這樣形成了獨立的、以蒙古人為主體的國家。而內蒙古則一直在中國領土之內(抗日戰爭期間內蒙古的德王曾由日本人扶植的傀儡蒙疆自治政府除外,不過其獨立性未獲國際及中華民國承認),其中的居民也變成了中國的蒙古族。

蒙哥

蒙哥(Möngke,蒙古語:Мөнх хаан,1208年—1259年農曆七月二十七日),蒙古大汗,追封元憲宗。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的長子、窩闊台的養子。

沈默寡言、不好侈靡,喜歡打獵。元太宗七年(1235年),與拔都、貴由西征不里阿耳、欽察、斡羅思等地,屢立戰功。元憲宗元年(1251年),被拔都等擁立即大汗位。窩闊台系諸宗王拒絕承認,後率兵鎮壓之,又以弟忽必烈領漠南漢地軍政事務。蒙哥汗三年(1253年),命弟旭烈兀西征。他在位時,兩位畏兀兒人因為與窩闊台家有牽連被害,一位名為鎮海,一位名為薩倫迪的亦都護,後者因為被指準備在星期五禮拜對別失八里的回回人進行屠殺,後來被送到和林處死。

蒙哥汗八年(1258年),蒙哥、其弟忽必烈和大將兀良合台分三路大舉進攻南宋。他親率主力征四川,次年,在攻打合州時(今重慶合川區)被南宋釣魚城守城武器矢石擊中而重傷(見《馬可波羅游記》和明萬歷 《合州志》),于農曆七月二十七日死於合川東釣魚山上。蒙哥臨終前留下遺言,將來若攻下釣魚城,必屠殺全部軍民百姓。不過,後來釣魚城於1279年投降時,忽必烈赦免了所有軍民。

蒙哥雖然並未親自攻下全中國而斃命,但是影響所及,乃至蒙古第三次西征失敗,都有極大的影響。

忽必烈的文治武功

忽必烈的文治武功

忽必烈是拖雷之子,元太祖之孫,為第五代的大汗。興兵滅宋,統一中國。其領土包括亞洲及歐洲東部,疆域之廣,前古未有。知人善任,信用儒術,立經陳紀,規模宏遠。年輕時常和漢人接觸,因而對中國歷史文化頗有心得。尤其唐太宗更成為他崇拜和私淑的對象,更延攬大批中原漢人去加以仿傚。  

元世祖於至元元年由開平府( 察哈爾多倫)遷至大都(北平),擬成為中國之正統皇帝,遂於至元八年改號大元。用漢法治漢地,旁孔重道,別官吏,守法令。舉賢才,興學校。勸農桑、恤流民。復租稅,均賦役。明刑典,理獄滯。崇道觀,信佛教。至元三十一年迕,享年八十,在位三十五年,死後廟號世祖。


【稱帝之源由過程】

拖雷有十一子﹐其中長子蒙哥、忽必烈及阿里不哥為同母兄弟。西元1251年,其兄蒙哥可汗即位後,把漢南漢地交給忽必烈經營,主要因為忽必烈對漢地情形最為熟悉。忽必烈在金蓮川設置幕府,積極網羅人材,來規畫和執行重建漢地的工作,任用滿人,恢復滿法,實行寬大政治,改善了漢地紛亂不治的情況,為往後大業立下基礎。而在稱帝過程中,歷經二大事件:

(一)保守派反對
因其多用漢法,遭行蒙古本位主義的保守派之忌向蒙哥進讒,說其「深得漢土人心,財賦盡入王府,恐枝大於本不利於朝廷」而被誤會,幸慰付得宜,其中尤以姚樞之勸,將王妃送回和林,以釋憲宗之嫌,才使兩人間的誤會得以冰釋。

(二)阿里不哥奪位之爭
雖之後告一結束,但因而引起蒙古王室的內亂,卻此起彼落,久久不絕。
之後又征伐無數,並與宋遺臣繼續抗戰。蒙古國從此便由一個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變為中華帝國正統王朝的一個朝代。


【文治武功】

忽必烈滅南宋定都於大都後,便以大蒙古帝國可汗兼為中國之大皇帝,而以後者為「實」前者為「名」。這位皇帝是繼成吉思汗後一位偉大的帝王,尤以其統治期間(1260~1294),對蒙古帝國而言為一劃時代的時間。從此,蒙古人控制東亞到西亞的局面,一直到十四世紀中葉才結束。在對內部統治及外部征伐上,都有極為重大的表現:

(一)武力擴張
蒙古是個戰鬥爭略的民族,軍事的擴張幾乎永無止境。他們自認為代表上帝的旨意,征服和懲罰那些不服從他們的罪人,具有統治世界的野心。忽必烈少時即征戰各地,建立大元帝國後更繼續擴大軍事規模:

降服高麗
東征日本
南征安南
南征緬甸與八百媳婦
對東海與南洋群島用兵

其中遠征日本的出師不利,也產生了著名的日本「神風」傳說。日本二次將忽必烈的來使斬首,又二次使其遠征失敗,本想藉第三次遠征維持其聲望,但最終卻因大臣的勸阻及征伐安南而將所有的準備放棄。此外,征戰安南歷時34年,結果卻是損兵折將,除獲一個藩屬外,可說是得不償失;對八百媳婦一隅之地也始終不曾征服。忽必烈對外的武力發展,在並非一帆風順的情況下,逐步走向一個飽和點。
 
(二)開國建制
蒙古大帝國的完成以及元朝一切開國規模與各項政治制度,都是在元世祖的時候,所以元世祖屬於元朝開國建制時期。由於受大臣姚樞的影響,元世祖相當嚮慕漢人的文物教化,其延攬了大批包括竇默、許衡、劉秉忠、王文統、張文謙的漢儒,而訂定出一套中國型的政治制度。又由於元世祖的好大喜功,其開國建設更是百端俱舉、務求恢弘。其建設如下:

1.定年號與國號
由元世祖即位開平的元年,開始定年號為中統元年。而國號則是採納劉忠秉的建議,名為大元。過去歷代都由當初封邑之名為國號,而其以易經中「大哉乾元」的文義命名,也說明了蒙受統治者接受中國的文化傳統後,竟以承繼唐堯虞舜之緒而自居。
 
2.建都邑
西元1272年,元世祖正式以燕京為大都、開平為上都。又蓋上都為夏都,大都為冬都,皇帝春夏在夏都,秋冬在冬都。所以在地理上而言,大都是控制中國大本土的政治中心,而上都則是負責控制北方蒙古本土。
 
3.隆祀典
蒙古一直以來,祭祀之禮都僅僅是割牲肉奠馬乳以蒙古的巫師祝致詞而已。到了元世祖時期開始大隆祀典,除了完成七廟之制和一切祭祀的典禮,並還追尊皇祖考妣之諡號與廟號。
 
4.制文字
蒙古人本來只有語言而無文字,之後逐漸使用畏吾兒的拼音字。後來元世祖尊吐蕃僧八思巴為國師,運用吐蕃文字另造蒙古新字一千餘,又由於受了漢人影響,格式採用直書。
 
5.定國教
蒙古在長期爭戰之中受了宗教影響,深刻感到宗教與政治的不可分,要完成政治統一必須尊重宗教。所以元世祖統一中國後,對宗教採取放任的態度,而眾多教派中以佛教的喇嘛教最受崇敬。
 
6.製曆法
元世祖一統天下便設局改修曆法,於至元十七年頒行「授時曆」,為唐宋以來最完善正確的曆法。之後又經多次修訂,到郭敬守修正完畢,八十幾年間不曾出錯,可謂元朝一大事。
 
7.行鈔法
社會上流行的銅錢經宋遼金至元已非常混亂,不如銀絲的簡單,所以以絲銀為本(紙鈔成為絲銀替代物),較易維持幣值。而元世祖本意想大力奠定紙幣政策,但因百姓習慣使然而逐漸作罷。
 
8.水利交通
元世祖時水利交通的重要建設有二項:一為「開運河」,包括會通河以及通惠河的開闢,使南北運河全面開通,而江淮漕運可直達燕京;一為「 通海運」,使海運於元朝正式成為國家的漕運航路
 
9.完成站赤制度
元朝賴以統治其龐大區域,保持全國政治軍事、經濟與交通聯繫的就是「站赤制度」。蒙古人所謂的站赤制度就是驛站,在中國由來已久,但到了元朝將其加以擴充,在元世祖時終告完成。
 
10.建立農社制度
元世祖即位,因其習知漢人的風土人情,乃提倡農業,定立「農社制度」。其制度相當周詳,為一種國家監督下的農民社團組織,目的為振興農田水利,亦兼有政治性的組訓作用,以與其軍政制度相配合。

忽必烈

忽必烈(蒙古語西里爾字母拼寫:Хубилай хаан,1215年9月23日-1294年2月18日),名字全稱孛爾只斤忽必烈,蒙古族,拖雷正妻唆魯禾貼尼的第二子(共四子)。中國元朝的創立皇 帝,廟號世祖,諡號聖德神功文武皇帝。他也是第五代(最後一代)的蒙古大汗,蒙古語尊稱薛禪可汗(Sečen Qaγan)。
其長兄蒙哥即位後,下令攻打南宋,忽必烈則負責總領漠南漢地事務。他在這段時間內任用了大批漢族幕僚和儒士,如劉秉忠、許衡和姚樞等等,並提出了「行漢法」的主張。儒士元好問和張德輝還請求忽必烈接受「儒教大宗師」的稱號,忽必烈悅而受之。1253年,忽必烈率軍進攻位於今雲南的大理國,國王段氏投降,被任為大理世襲總管。

蒙哥在1259年去世後,次年其弟阿里不哥在哈拉和林被選立為大蒙古國大汗,而忽必烈則在中原開平在精兵擁立下自立為大汗。幼弟阿里不哥與忽必烈為此發動戰爭爭奪汗位,直到1264年阿里不哥兵敗投降。忽必烈定為一尊,遷都大都,上都為陪都,並繼續推行漢法、任用漢族官員。但四大汗國之中的三國則因他違反歷來大汗選舉傳統以及他「行漢法」的主張而紛紛終止藩屬關係,脫離了他的統領範圍。僅伊兒汗國(首任伊兒汗即忽必烈之弟旭烈兀)在名義上承認忽必烈的大汗地位,但在忽必烈去世后伊兒汗國也完全獨立了。至此,蒙古大汗實際管轄的政治版圖僅止中原地區、今新疆東半部、西藏和蒙古全境。

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大元,正式即位為皇帝,並開始南下攻打南宋的計劃。他的軍隊用了六年時間攻陷重鎮襄陽,但以後的進展則相當順利。1279年,在厓山海戰中,陸秀夫背着8歲的小皇帝宋帝昺跳海而死,南宋亡,忽必烈正式君臨華夏。

忽必烈後來亦有派遣軍隊進攻一些其它國家和地區,其中以入侵日本的戰事最有名,也最慘烈。至元十一年(1274年)元朝發動第一次侵日戰爭,日本史書稱之為「文永之役」,以三萬二千餘人,東征日本。至元十八年(1281年)七月,忽必烈又發動第二次侵日戰爭,史稱「弘安之役」,由範文虎、李庭率江南軍十餘萬人,到達次能、志賀二島,卻碰到颱風,溺死近半。元軍兩次進攻均以失敗告終,一般認為颱風(日本人稱這兩次大風為「神風」)是造成失敗的最大原因,不過後世也有認為是元朝的行軍習慣不相適應所致(蒙古人習慣上打陸戰,而攻打日本則是海戰)。

忽必烈晚年飽受肥胖與痛風病痛之苦,愛妻察必與皇太子真金先行離世,使他悲痛不已。為了尋求心理上的安慰,他享用了更多的美食與醇酒。過度的飲酒,讓他的健康亮起紅燈,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於宮內與世長辭。

家庭

《元史》記載忽必烈的妻妾為:

* 大皇后帖古倫
* 右大斡耳朵:
o 察必皇后
o 南必皇后,弘吉列氏。1273年納為皇后。
* 右第二斡耳朵  
o 塔剌海皇后      
o 奴罕皇后      
* 右第三斡耳朵      
o 伯要兀真皇后      
o 闊闊倫皇后      
* 右第四斡耳朵      
o 八八罕妃子      
o 撒不忽妃子

文化

文化


元朝的文化藝術也有很大的發展。戲曲與小說創作繁榮,湧現出關漢卿、王實甫、馬致遠等一批優秀的劇作家。元曲成為與唐詩、宋詞並稱的中國優秀文學遺產。元朝後期,雜劇創作中心逐步南移,加強了與南戲的交流,提供了戲曲進一步發展的契機,例如崑劇和粵劇。敘事性文學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成為主導地位,詳見元代文學。

元朝對不同的宗教持包容和開放的態度。各種宗教,包括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等都取得了很大的發展。成吉思汗十分敬重並曾親自接見長春真人丘處機,讓他掌管天下道教。在忽必烈時期,佛教(尤其是藏傳佛教)獲得了元朝朝廷相當的尊重,薩迦派法師八思巴被忽必烈奉為國師(後升為帝師),賜玉印,任中原法王,命統天下佛教,並兼任總制院(後改名為宣政院)使來管理吐蕃(今西藏)事務。與此同時,隨著中西方的交流,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尤其是景教和天主教)的影響力也逐漸增加。

入聲字最早被認為在元朝官話消失。

科學

科學

元朝的科學技術有很高的成就。天文學居於當時世界最先進的地位,數學引進了阿拉伯數字,與醫學都在世界先進之列。天文學家、數學家和水利學家郭守敬於1276年修訂新曆法,經4年時間制訂出《授時曆》,通行360多年,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一種曆法。他還曾擔任都水監,負責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運河(其後被忽必烈命名為「通惠河」),再加上濟州河、會通河等其它幾項重大工程,最終形成了今天的京杭大運河,全長1700多公里。

經濟

經濟


由於元朝與中亞、西亞地區的蒙古勢力保持著來往關係,使得歐洲與元朝中國的交往更加頻繁,技術交流更加迅速。元朝的經濟仍以農業經濟為主,生產技術、墾田面積、糧食產量、水利興修以及棉花泛種植等都超過了前代。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完全以紙幣作為流通貨幣的朝代,建立起世界上最早的完全的紙幣流通制度,比歐洲早了400多年(元末時因濫發紙幣而造成通貨膨脹,也比歐洲早了400多年)。因漕運、海運的暢通及紙幣的流行,商業在元朝也極度繁榮起來,使其成為當時世界上相當富庶的國家。而元朝的首都大都,也成為當時聞名世界的商業中心。義大利人馬可·波羅在忽必烈時期隨從他的父親和叔叔來到中國,在其口述並由魯斯蒂謙記錄的《馬可·波羅遊記》中描繪出元朝中國的繁華景象。

軍政機構

軍政機構

* 行政機構
o 中央機構
+ 中書省,領六部,主持全國政務。
+ 尚書省,負責執行重要政令,不過有時廢除。
+ 宣政院(總制院),負責佛教及吐蕃軍政事務。
+ 樞密院,執掌軍事。
+ 御史台,負責督察。
o 地方行政機構
+ 行省,行省是朝廷委派重臣到各地署事,行使中書省職權的簡稱
# 道
* 路
o 府
+ 州
# 縣
* 社
* 軍事機構
o 宿衛軍隊,由皇帝或親信大臣直接節制。擔任京城(大都和上都)防衛的軍隊是侍衛親軍。
o 三十余衛,衛設都指揮使或率使,隸屬於樞密院。
o 鎮戍軍,負責鎮守全國各地。軍隊有蒙古軍、探馬赤軍、漢軍、新附軍等。

元朝疆域

元朝疆域 1294年的元朝疆域(綠色部分)


元朝統一全國后的疆域是:北到蒙古、西伯利亞,越過貝加爾湖,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雲南,西北至今新疆東部,東北至外興安嶺、鄂霍次克海,總面積超過1200萬平方千米。

全國劃分為中書省和11個行中書省(其中包括曾設立於朝鮮半島的地位十分特殊的征東行省:行省丞相由高麗國王兼任,自辟官屬,且財賦不入都省,故與其他行省性質不同),以及總制院(1288年更名為宣政院)所管轄的吐蕃(今西藏)地區。

另外,元朝皇帝在名義上一度同時又是作為一切蒙古君主的君主的蒙古大汗,其汗國在名義上對各汗國擁有最高的宗主權,因而其領土在某些時候被泛指為整個蒙古帝國的領土,而蒙古帝國曾一度囊括了歐亞大陸的廣大地域。不過,蒙古帝國實際上早在忽必烈時期已經分裂為大元帝國(元朝)和四大汗國,各個汗國都已形成獨立的國家,各自為政,並不承認元朝皇帝的大汗地位也不受其統治,甚至有時互相交戰,因此大元帝國的疆域並不包括各汗國領土。而元朝設立的行政機構(如行中書省和宣政院)也未包括這些領土。

元朝

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朝代,由蒙古族統治者忽必烈(即元世祖)於1271年所建,國號大元,1279年滅南宋,定都於大都(今北京市)。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並於同年進行的北伐中推翻了元朝。北遷的元政府後退居漠北,與明軍對峙,史稱北元。

爭奪汗位

金朝自13世紀初開始逐漸走向衰落。原臣服於金朝的蒙古勢力開始壯大起來,其領袖鐵木真(即成吉思汗)於1206年統一蒙古高原各部,建立了「大蒙古國」,成為大汗。其後金朝及其屬國西夏在蒙古的屢次打擊下分別於1234年和1227年滅亡。1251年蒙哥即位後,下令攻打南宋。其弟忽必烈則負責總領漠南漢地事務,在此期間任用了大批漢族幕僚和儒士。蒙哥於1259年在進攻四川時去世後,身在中原漢地的忽必烈與留守蒙古本土的阿里不哥開始爭奪汗位。1260年3月,阿里不哥在宗王阿速台等大多數蒙古正統派的支持下於大蒙古國首都哈拉和林通過「忽里勒台」大會即大汗位。與此同時,忽必烈與南宋議和后返回開平(今內蒙古多倫縣),在中原儒臣及部分蒙古宗王的支持下集會自稱大汗。4月,忽必烈設立中書省,總管國家政務。5月,忽必烈頒布《即位詔》,並建元中統。由於忽必烈在中原漢地自行集會稱汗,並且推行漢法,明顯違背了蒙古傳統,引起了阿里不哥和蒙古正統派的強烈不滿。隨即忽必烈與阿里不哥隨即展開了四年的內戰,直到1264年阿里不哥兵敗投降,忽必烈取得了勝利。然而,忽必烈的「行漢法」主張卻造成許多蒙古貴族的不滿,拒絕歸附他,結果導致四大汗國紛紛脫離,忽必烈的政權遂只包括中國與蒙古本土(起初名義上還包括承認忽必烈汗位的伊兒汗國,但在忽必烈去世後也獨立了)。大蒙古國不復存在。

元朝建立

忽必烈勝利後被定為一尊,決定遷都中原的大都,將上都作為陪都。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在劉秉忠規劃下,開始興建大都城(今北京市)。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忽必烈即帝位,並公布《建國號詔》,取《易經》中「大哉乾元」之意,正式公布其政府的國號為「大元」,是中國第一個把「大」字加於正式國號之中的朝代,之前各朝的「大」字均為尊稱。[1]這是蒙古國家由世界帝國轉為中原王朝的分水嶺,蒙古之前對中原的統治是以掠奪性的統治為主,只有到忽必烈時才轉型為以中國為主體的王朝,且在這之前「元」之名尚未出現,故「元朝」的建立應由此算起。

征服南宋

1271年元朝建立后,元世祖忽必烈開始南下伐宋。此時南宋由謝太后垂簾聽政,但是實際軍政大權長期掌握在右丞相賈似道之手。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元軍攻克南宋軍事重鎮襄陽,次年賈似道被流放。忽必烈任命中書丞相史天澤和樞密院使伯顏為元軍統帥,順江而下,兵分兩路向東進攻。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元軍攻陷宋都臨安(今浙江杭州),謝太后帶領5歲的宋恭帝和南宋皇族向元軍統帥伯顏投降。因與朝臣張世傑與陳宜中等意見不合而離開南宋行朝的左丞相文天祥以同都督的身份在江西、福建等地繼續抗擊元軍,但被元軍將領張弘範俘虜。元世祖曾召見文天祥並親自勸降,並答應「原相位復職」,但為文天祥所拒絕。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張弘範率領元軍在崖山海戰消滅了南宋最後的兵力,陸秀夫挾持8歲的小皇帝宋幼主趙昺投海而死,南宋滅亡。元朝遂統一全中國,結束了中國自唐末藩鎮割據以來近400年的分裂局面。

在此前後,元政府曾要求周邊一些國家或地區(如越南、緬甸和日本)臣服,接受與元朝的朝貢關係,但遭到拒絕,故出兵攻打這些國家或地區,其中以入侵日本的戰爭最為著名,通常認為颱風(日本人稱之為「神風」)是造成失敗的最大原因。

元朝中期

大德十一年(1307年),元成宗加封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並對孔子的家族、弟子等加封了種種稱號。

延祐二年(1315年),元仁宗下令恢復科舉制度,將儒家學說中的程朱理學定為考試的主要內容。從此程朱理學成為元朝(以及其後的朝代)的官方思想。

至治三年(1323年),元英宗下令編成並頒布元朝正式法典——《大元通制》,共2539條。

至正三年(1343年),元惠宗下令修撰《遼史》、《金史》、《宋史》三史,至1345年修成。

元朝後期

元朝後期,特別是1340年代中後期至1350年代期間,自然災害頻有發生,黃河地區水患尤其嚴重。與此同時,統治者不斷向人民收取各種賦稅,人民的生活更加艱苦。早在泰定二年(1325年)就發生過河南趙丑廝、郭菩薩領導的武裝起事。元惠宗至正十一年(1351年)發生的劉福通領導的紅巾軍起事,揭開了元朝滅亡的序幕。至正十年(1350年),元政府下令變更鈔法,鑄造「至正通寶」錢,並大量發行新中統元寶交鈔,但導致物價迅速上漲。次年(1351年),因黃河地區嚴重的水患,元惠宗以賈魯治黃河,動用大量民夫,而官吏乘機敲詐勒索,造成不滿。韓山童等人決定在5月率白蓮教教眾發動起事,但事洩,韓山童被捕殺,劉福通於是帶韓山童之子韓林兒殺出重圍,打出紅巾進行起事,其後郭子興等人也紛紛加入。元政府則派出也先帖木兒率兵攻劉福通紅巾軍,由丞相脫脫親自督戰攻徐州,一度取得了很大的勝利。然而由於脫脫被朝中彈劾,功虧一簣。至正十六年(1356年)到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繼承了病逝的郭子興的地位後不斷擴充自己的勢力,統一了江南的半壁江山。與此同時,在北方察罕帖木兒(李察罕)和李思齊等元軍將領則開始對北方紅巾軍展開反攻。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北方紅巾軍在安豐之役中敗給新興並降元的張士誠,劉福通戰死,韓林兒南下投奔朱元璋,隨後被殺。朱元璋在擊敗陳友諒等南方其它紅巾軍將領和元朝南方勢力後,於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開始北伐,在大將徐達、常遇春等的協助下,于1368年八月攻陷元大都,元惠宗北逃,元朝在中原的統治結束。

北遷

主條目:北元

1368年,朱元璋在建康(今南京)稱帝,建立了明朝。元惠宗在明軍的追擊下逃離大都來到上都,隨後又逃到應昌。他繼續使用大元國號,並組織反抗,失敗後於1370年在應昌去世。元昭宗即位後繼續北逃至漠北,並多次與明軍交戰。此時元軍主力為漢人將領王保保率領的軍隊,他與明軍將領徐達在漠北的交戰中互有勝負,朱元璋曾多次寫信詔降,但王保保從不理會,被朱元璋稱為「當世奇男子」。位於雲南的元朝梁王繼續忠效於元政府,直到1381年方被明軍消滅。北遷的元君臣一直沿用「大元」這個國號,史稱北元,直到1402年鬼力赤即位后改國號為「韃靼」(一說1388年天元帝被阿里不哥後裔也速迭爾襲殺后即去國號)。

元朝的統治
元·卢沟筏运图。描绘了元世祖至正三年(1266年)在卢沟桥附近漕运西山石木用于修造大都宫殿的情景。
元·盧溝筏運圖。描繪了元世祖至正三年(1266年)在盧溝橋附近漕運西山石木用於修造大都宮殿的情景。

早在元朝成立前的大蒙古國時期,成吉思汗攻佔中原後有位大臣提出將當地漢人驅趕后把中原變成蒙古人的大牧場。但成吉思汗的謀士契丹人耶律楚材以可以向漢人徵收大量稅收為由強烈反對這個計劃,因而該提案沒有實施。

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在消滅南宋前,統治者忽必烈為了方便管治中土,就已在中土開始行漢法,將中原的大都作為首都,建立了一套以傳統中國中央集權作藍本的政治體制,例如設立了三省六部和司農司等一系列專司機構,使用中原的統治機構來統治人民,並在朝中任用了大批儒臣,包括劉秉忠、姚樞、許衡等。元朝的首都大都就是在劉秉忠等人的規劃下建成的。此外,元朝還建立了儒戶這個戶籍來保護和優待讀書人。後來,又恢復了科舉制度(不過名額很有限),尊崇孔子,並將儒家學說中的程朱理學定為元朝的官方思想。

然而,其「漢法」施行得並不徹底。而且,元朝存在等級歧視制度。一種常見的說法是元朝將國民分為四等,即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學術界迄今並沒有發現元朝有把國民明確劃分為四等的專門法令,但這種劃分卻反映在一系列不平等的政策和規定中[2]。比如元政府曾規定漢人不許結社、集會、集體拜神,禁止漢人私藏兵器(例如數家才可共用一把菜刀),蒙古人被漢人打死需要償命,若蒙古人打死漢人只需「斷罰出征,並全征燒埋銀」[3]。漢人如當兵則不許充宿衛,如當官也往往只能做副貳(雖然實際上存在很多例外情況)。這些法律規範對於漢族人均不平等。由於元朝的覆蓋面積較廣,除中原地區外還包括許多其它地方,不少中亞汗國君主以及蒙古王室成員都不滿忽必烈行漢法的舉動,忽必烈晚年也漸與儒臣疏遠,因此漢法並未成為一套完整的體系。